三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
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
特邀单位
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和信息化管理部
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
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
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部
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部
承办单位
北京中际油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北京数智会展有限公司
(一)会议议题
1.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中国海油、中国中化、国家管网、延长石油等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;
2.油气勘探开发、物探、测井、钻完井、油气田地面、石油装备制造、管道运输、炼油化工、成品油销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规划与顶层设计;
3.油气人工智能AI大模型、炼油与石化人工智能AI大模型、油气管网人工智能AI大模型、油气销售人工智能AI大模型;
4.智能化油气田、智能工厂、智能化海上油气平台、智能化油气集输管道、智能化油气储运、智慧物流供应链、石化仓库智能化、智慧加油站、智能化装备、装备智能工厂、数字孪生智能工厂、石化工程智能化建设、无人值守智能场站应用场景案例介绍;
5.人工智能、大模型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机器学习、知识图谱、区块链、数字孪生、元宇宙、网络安全技术、信息加密、工业智能视频、北斗卫星、5G网络通信、无人机、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智能化技术。
(二)会议主要交流内容
(一)智能油气
1.勘探开发云;
2.智能化钻完井技术;
3.智能化压裂技术;
4.智能化开采技术;
5.智能化测录井技术;
6.地质工程一体化;
7.数字油藏技术;
8.5G通信技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;
9.北斗卫星技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;
10.物联网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;
11.人工智能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;
12.大数据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;
13.智能化无人值守海上平台;
14.智能化油气装备与技术;
15.数字化人工举升采油工程技术;
16.油气藏建模与动态模拟技术;
17.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油气田应用;
18.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技术;
19.人工智能AI视觉技术油气田研究与应用;
20.物探、测井、录井、试井远程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;
21.“数字孪生”在智能化油气田建设中应用(三维设计平台、三维可视化、全数字化交付等);
22.智慧管网技术,油气集输过程的工业控制系统及信息安全分析技术,管线地理信息系统,GPS管道巡检管理系统,油气管网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,长输天然气管道智能化技术,数字化变频输油控制系统, 数字化计量技术,原油库的智能检测报警技术,LNG接收站数字与智能技术,智能管道施工技术与方法,管线检测的机器人技术。
(二)智能炼化
1.炼油化工工厂智能化技术;
2.智能化工厂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成果;
3.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炼化企业应用技术;
4.炼化企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;
5.石油化工工业互联网技术;
6.5G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;
7.石油化工企业网络工控安全解决方案;
8.石化设备三维智能化设计解决方案;
9.石化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发展展望;
10.石油化工电气设备(智慧电网)技术;
11.炼油石化智能化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技术;
12.风光电制氢一体化耦合石油化工、煤化工的工程实践;
13.工业智能视频在炼油与石化的应用场景与实践;
14.数字孪生石化工程数字化设计、数字化交付、数字化运营;
15.智能化加油站、加氢站、充电站、综合能源智慧服务站设备技术;
16.成品油在线调和优化技术,石化过程模拟技术,石化过程自动诊断技术,基于机器视觉、光谱、质谱、核磁等非接触式信息敏捷感 知技术,复杂生产过程多尺度耦合智能建模与优化方法,炼油过程动态调度与先进过程控制和优化,智能化反应塔技术,多场多相数据的可视化技术,全流程虚拟生产系统,化工泄露智能检测 及无线传输系统,三维数字化工厂关键技术,工厂作业机器人设计与开发,基于知识和大数据的复杂人机物系统等先进技术。
(三)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数智化转型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申报
大会特邀主旨报告;开幕式主题报告;智能油气田;智能炼化工厂等专题交流会。
1.国资委、工信部、国家能源局等部委有关领导;
2.中国工程院、中国科学院相关学科院士;
3.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中国海油、中国中化、国家管网、延长石油集团等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领导、专家;
4.油田勘探与生产、炼油化工、管道运输、成品油销售、石油工程技术公司、石化工程建设公司、装备制造公司的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门领导、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;
5.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相关专家、教授与科技人员;
6.国际石油石化公司、油服等单位信息技术负责人;
7.信息技术服务单位和产品供应商领导与技术人员等。
投稿论文要紧扣会议交流内容,能反映和代表当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水平,投稿论文不要涉密。
论文收录
论文格式
1.须同时提交论文的全文和详细摘要;
2.论文全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(含图表),A4(210×297mm)版面,Word 编排;
3.论文书写顺序:题目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单位、正文前摘要(150-200 字)、关键词(5-8 个)、正文、参考文献。论文后须附第一作者简介:内容和顺序包括第一作者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毕业学校和毕业日期、获得学位、工作单位、职务职称、从事学科研究方向、详细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E-mail 等。
论文提交安排
1.征文截止日期:2025年3月28日;
2.论文投送方式:通过E-mail发送至1628413852@qq.com;
3.联系人及电话:刘老师 13520163152(微信同号) 。
1.参会报名截止日期:2025 年 3月31日;
2.各单位可组团队集体报名,也可个人报名参加会议(可以为非论文作者),请2025年3月31日之前填写参会代表报名回执表(回执索取电话:13520163152),通过 E-mail 发 送 1628413852@qq.com,以表明可以参会。由于参会人数较多,酒店房源和就餐环境有限,会议食宿根据回执安排,没有返回回执的人员,不接受注册,不安排食宿。
九、联系方式
组委会联系方式
电 话:13520163152(微信同号)
邮 箱:1628413852@qq.com
地 址: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 7 区 16 楼
十、往届精彩回顾
别忘了扫码关注哦!
nuanyang